Hello~~親愛的協會會員與非會員們...大家好...

玉兔迎春, 好運年年增, 財源滾滾來, 新年新氣象, 祝福您闔家平安!吉祥如意!

協會一年一度的會員大會來囉!!!

此次舉辦地點在苗栗, 誠摮邀請您共同來欣賞油桐花紛飛之美, 期待愛花的會員朋友們能夠踴躍參與, 讓大家留下美好的回憶。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在佛教各種菩薩像中,觀世音菩薩像的種類最多,大概與觀世音有各種化身的說法有關。

 《普門品》當中提到,觀世音菩薩有三十二種化身,因應眾生的需要而現身說法。祂可以化身為辟支佛聲聞梵王帝釋自在天大自在天天大將軍毘沙門、小王、長者居士、宰官、婆羅門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婦女、童男、童女、夜叉乾闥婆阿修羅迦樓羅緊那羅摩睺羅迦非人執金剛神等等。

一般來說,作為西方三聖之一,觀世音菩薩頭戴寶冠,冠上有阿彌陀佛像,其它形象及衣物裝飾則與別的菩薩像沒有顯著差別。

觀世音在民間的形象變化和歷史時間、地域、風俗有很大關係,是百姓信仰的產物。

 在佛教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不少人希望藉愚人節來為大家開玩笑,但有時玩笑開得太大,卻會適得其反。 很多媒體會在4月1日當天故意散布一些錯誤的新聞來娛樂大眾,甚至連許多嚴肅的媒體也以此為樂,而隨著網際網路的普及,也為這類惡作劇提供了另一個平台。

愚人節的起源,大約有下列幾種:

 1.1564年,法國國王查理九世決定採用新改革的紀年法——格里高利曆(即目前通用的陽曆),以1月1日為一年的開始,改變了過去以4月1日為新年的的開端。但一些守舊派反對這種改革,依然按照舊的曆法在4月1日這天送新年禮,慶祝新年。主張改革的人把守舊派這些做法大加嘲弄,在4月1日給他們送假禮物,邀請他們參加假的聚會。從此,4月1日捉弄人便流傳開來。當人上當受騙的時候,捉弄他的人會大聲叫:「四月之魚」(「Poisson d'avril」),意為「四月惡作劇」。這句成語的由來與原來之意義已不清楚。

 2.據英國歷史學家的考證:「愚人節」的起源乃是出於印度佛教那句「到達彼岸」的話。而不列顛百科全書裡面則是記載著:「愚人節」乃是公元十五世紀宗教革命之後始出現的一個說謊節日。那時西班牙王腓力二世曾經建立一個「異端裁判所」,只要不是天主教徒就被視為異端,在每年四月一日處以極刑,也就是死刑。臣民們感到非常恐怖,於是每天以說謊取笑為樂,來沖淡對統治者之恐懼與憎恨。其後,沿用日久,演變為今日之「愚人節」。

 3.相傳距人類始祖亞當之後約一千六百五十年間,上帝以洪水來毀滅世界,但僅留下亞當的第三個兒子慧德的後代挪亞,他以一條人造的大船保全了一家大小的生命。洪水稍退之後,挪亞便放出一隻白鴿,想探求一塊洪水消退之後的陸地,因為這一天正好是四月一日。所以後人認為,在這一天去做一種毫無意義的事,就好像一隻白鴿做了白工一樣,行為愚蠢。為「愚人節」之起源。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清明節的由來

清明節是一個紀念祖先的節日。主要的紀念儀式是掃墓,掃墓是慎終追遠、郭親睦鄰及行孝的具體表現;基於上述意義,清明節因此成為華人的重要節日。 掃墓活動通常是在清明節的前十天或後十天。有些地域的人士的掃墓活動長達一個月。 農曆三月初是中國傳統的清明節。「清明」最初指的是節氣。在我國傳統的曆法中,把一年分成二十四個節氣,用來反映氣候變化和指導農業生產,而「清明」就是其中之一,時間大約在「春分」之後,「穀雨」之前,換算成國曆,約在四月四日或五日。在《淮南子》一書中記載:「清明」是在冬至過後的一百零六日,也是「春分」後的第十五日,這時候萬物潔淨,空氣清新,風景明麗,花卉草木在這樣的環境中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景象,所以叫做「清明」,正因為如此,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 作為節日的「清明」與作為節氣的「清明」,既有聯繫又有區別。從聯繫上來看,清明節是從「清明」這一個節氣演變而來的,在二十四個節氣中,只有「清明」和「冬至」兩個節氣演化為節日;從區別上看,節氣只是時序的標誌,而節日則包含有某種風俗習慣和紀念意義。

但是,清明節是如何從節氣演變為節目的呢? 據歷史記載,在兩千多年以前的春秋時代,晉國公子重耳逃亡在外,生活艱苦,跟隨他的介子椎不惜從自己的腿上割下一塊肉讓他充饑。後來,重耳回到晉國,作了國君(即晉文公,春秋五霸之一),大事封賞所有跟隨他流亡在外的隨從,惟獨介子椎拒絕接受封賞,他帶了母親隱居綿山。 晉文公無計可施,只好放火燒山,他想,介子椎孝順母親,一定會帶著老母出來。誰知這場大火卻把介子椎母子燒死了。為了紀念介子椎,晉文公下令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生火,家家戶戶只能吃生冷的食物,這就是寒食節的來源。 寒食節是在清明節的前一天,古人常把寒食節的活動延續到清明,久而久之,清明取代了寒食節。拜介子椎的習俗也變成了清明掃墓的習俗了。無論以何種形式紀念,為了使紀念祖先的儀式更有意義,我們應該讓年輕一代的家庭成員了解先人過去的奮鬥歷史,當然,還要學習介子椎寧死不屈的氣節。

 清明節的習俗

 1. 掛紙:「掛紙」在臺灣的習俗中稱為「壓墓紙」。掛紙時,先要將生長在祖先墳墓上的野草,用鋤頭或鐮刀整理清除,在用小石頭或磚塊將墓紙壓在墳上,表示這個墳是有後嗣的,否則很容易被人誤以為是無主的孤墳,而受到破壞。墓紙分為白色、紅色、黃色的古仔紙以及五色紙(紅黃藍白黑)兩類,現在則多用五色紙,其用意是蓋厝瓦或表示子孫已祭拜過。至於傳統的客家人掛紙時比較慎重,先用鋤頭挖一塊綠色的草皮,並把帶來一疊滴有雞血的黃紙,用草皮壓在墳上,然後在墳地四周擺上十二張銀紙,除了掛墓紙的目的外,還有血祭的象徵。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鬱金香(紫)─無盡的愛、最愛
鬱金香(粉)─美人、熱愛、幸福
鬱金香(紅)─愛的宣言、喜悅、熱愛
鬱金香(黃)─高貴、珍重、財富
鬱金香(白)─純情、純潔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媽祖姓林,名叫默娘,是福建省濱海地方,湄州莆田縣的人。

她的祖先原籍在河南,每一代都高官顯爵,位居州刺史。她的曾祖父叫保吉的,改文習武,五代後周芯宗拔握為統軍兵馬史,當時兵連禍結,戰亂不停,保吉對沙場慘狀,頗感不忍,因而棄官歸隱於蒲田縣東南海中的湄州嶼。她的祖父林孚為福建總督,政譽良著,深受愛戴,然也辭官還鄉。她的父親林愿,為人敦厚樸實,樂施好善,做過福建都巡檢。她的母親王氏,生有男孩洪毅及五女孩。由於洪毅多病,身體虛弱,其父母乃天天朝夕焚香膜拜觀音菩薩,祈能再授一子。由於其歷代祖宗為人慈善,且接濟並救人甚多,因於顯德六年(已未夏六月十五日)焚香膜拜後,當晚母天氏即夢見觀音手持藥丸令其服之,醒來遂感有身孕,翌年,建隆元年三月二十三日傍晚,忽有紅光一道,從西北方射入王氏臥室,頓時滿屋異香,王氏即分娩生下一女嬰,即媽祖。該女嬰生後一月,不曾出聲哭過,因而其父取其名為「默娘」,是為林默娘。

林默娘自小聰穎過人,稟賦有悟力,從小喜愛靜思,時時獨自冥思自然之道。八歲時受私塾師教益,過目不忘,更能精通易理。十三歲時有老道士叫玄通的,來家化緣,見林默娘生性異常,知是非常人,乃授以「玄微祕法」,能替人看病,治癒者無數,都里傳為美談,競相稱讚。據傳說,十六歲時,有一天在庭中之古井裹,忽然出現神人由井底而昇,眾人均大驚哄散,唯林默娘能鎮定知為吉兆,神人手持銅符,交與林默娘後,昇空而去。林默娘潛心演譯銅符之靈妙,更得一身變化靈通的道術,能驅邪救難。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土地公-2.jpg

土地公的正稱是「福德正神」,一般人稱他為「土地公」。

傳說從前有一個收稅官,名叫張福德。他非常愛護百姓,如果百姓一時繳不出稅,他會寬緩些日子;要是真的沒有能力繳稅,他就自己拿錢貼補;百姓遇到困難,他也會盡力去幫助他們。每天就看著他流著汗在田埂間、市街上奔來跑去,為人們的事情而忙碌。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mid-1-600.jpg

最早誕生於1977年,由日本福岡市博多區的甜點(菓子)製造商「石村萬盛堂」所發起,以鼓吹收到心意的一方應該要回禮給對方,作為促銷糖果的手段,節日最早稱為「糖果贈送日」(日语キャンデーを贈る日)。自1980年起,因為糖果所使用的砂糖是白色,所以改稱為「白色情人節」。

不久後,巧克力製造商發現他們也可以在這個節日中獲利,因此也開始促銷白色的巧克力。現在,在這一天要回禮時,除了糖果與白巧克力之外,還包括其他各種禮品。

目前關於情人節與白色情人節,到底是男先送禮還是女方先送禮,已不再有定論,重點是這樣的節日讓有情有緣的男女雙方都有一個可以發揮與表達自我心意的時機,相關的商人們,當然也就樂得大發利市了。

「白色情人節」這個日子無法考證是從哪一年開始的。不過可以確定的是,一定先有西洋的 2月14日 情人節,才有白色情人節。因為「白色情人節」是 3月14日。這個日子之所以訂在 3月14日 ,是因為在 2月14日若你收到異性表達愛意送的情人禮物,而你也對對方有好感,就要在3月14日回送一份禮物,表示 me too「我也愛你」。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西洋情人節預購開始了

台南網路花店 Sunny花坊 sunny mall 陽光購物網

http://www.sunny.url.tw/mall/index.php?app=store&id=8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01041643308260.jpg

於元宵節的由來,說法很多,但據史籍記載,元宵節開始於二千多年前的西漢時期。相傳漢惠帝劉盈駕崩後,呂后一族控制了政权。呂后卒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奮起剿平「諸呂之亂」,擁戴劉恆登基,是為漢文帝。文帝博採眾臣建議,精心治國,使漢帝國再次強盛起来。因掃除諸呂恰值正月十五,所以在每年的這天晚上,文帝微服出宮遊玩,與民同樂,以示紀念。漢文帝因此將正月十五定為元宵節。

而在漢武帝時聽從謬忌之說,對於太一神十分虔誠,在甘泉宮修建太一祠壇,無論是伐南越得天馬,甚至冬至也要祭祀太一神,在正月十五日祭太一神最隆重,從黃昏開始,通宵達旦用盛大的燈火祭祀,加上夜晚常有流星經過祠壇之上,從此形成了正月十五張燈結綵的習俗

至於元宵節的由來,中國某省民間傳說:二千年前,佛教傳入中國,當第一次月圓的時候,人們隱隱約約可以見到月光下有十七位天神在翩翩飛舞,有一年浮雲遮敝了天空,人們突然不見天神蹤跡,十分恐慌,於是紛紛點火把,照亮天空,找尋天神,自此以後,雖然看不見天神,人人卻仍年年點燃火把找尋天神,相延成襲,就變成一種風俗了。

廖惠燕花藝教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